2008年8月27日,星期三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八版:中国风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奥运会:北京成了世界外交的中心
陈俊侠 韩冰

  “中国举办了一届无与伦比的奥运会。”罗格先生在闭幕式上对北京奥运会的赞扬,标志着本届奥运会的圆满结束和中国人百年奥运梦想的完美实现。从超一流体育场馆到白云蓝天,从文明排队到拥抱世界,本届奥运会给中国社会留下了诸多宝贵遗产。这些珍贵的遗产,值得后奥运时代的中国认真梳理、盘点和传承。

  体育遗产:
  多项突破改写奥运历史

  一万余名运动员在本届奥运会上共打破38项世界纪录、85项奥运会纪录。体育健儿们在挑战极限、超越自我的同时,也在人类体育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。
  美联社的报道说,北京奥运会上有87个国家和地区获得了奖牌,比悉尼奥运会多7个国家,创下了奥运会的新纪录。其中,多哥、塔吉克斯坦、蒙古国、阿富汗等12个国家首次赢得奥运会金牌或奖牌。非洲国家总共获得了40枚奖牌,是有史以来最多的。
  俄罗斯作家斯韦特兰娜·谢利瓦诺娃注意到,北京奥运会不仅见证了世界体育的进步,而且推动了中国“全民体育”的热潮。她说,近年来,几乎所有城市的小区和公园都安装了运动设施。

  精神遗产:
  国民心态渐显大国气度

  从申奥成功到奥运会圆满结束,中国在7年筹办奥运的旅程中经历了种种磨砺和考验,中国的社会心理从躁动逐渐走向沉稳,从情绪化日益走向理性,从“金牌第一”到开始关注“人”本身,一个泱泱大国所应具备的自信与包容逐渐在中国人的心中生根,发芽,开花……
  美国《新闻周刊》网站说:北京奥运会象征着一种视野的变化。中国现在强大起来了,并且开始重新争取“应得的”地位。儒教传统所强调的道德力量开始重新被提及,中国依靠道德榜样、礼仪规范和以德服人来赢得人心。
  新加坡《联合早报》认为,奥运会是一次告别中国百年民族悲情的契机。这家报纸19日刊发的题为《奥运会当告别中国百年悲情》的文章说,从为外国队的优秀表演喝彩和鼓掌,到以开放的态度对待曾经想借奥运会要挟中国政府、但最终来参与奥运的一些西方领导人,“表明中国人正在超越百年民族悲情,开始具备一个正常大国国民的心态。而这种心态对中国的真正崛起,在国际舞台上担负大国责任具有深刻的意义”。

  人文遗产:
  中国和世界坦诚相拥

  由于各种原因,长期以来中国融入世界、世界认识中国的过程充满坎坷,中国和世界之间似乎隔着一层说不清、道不明的“水晶墙”,而奥运会为中国和世界提供了全方位相互了解的机会。
  “世界更多地了解了中国,中国也更多地了解了世界。”在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上,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指出了本届奥运会最重要的遗产。他此前曾多次表示,通过奥运会,中国向全世界开放,全世界则关注、审视中国,双方彼此加深了解,这将带来积极而长远的影响。
  奥运会既是全球最重要的体育盛事,也是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交流技艺、加深了解、增进友谊的平台。通过接触与交流,各国媒体看到了一个真实、现代化的中国。
  法国《费加罗报》也发表题为《中国与西方坦诚相对》的文章说,在全世界,人们从未如此多地谈论中国,谈论这个庞大、神秘、全球绝大多数人还不甚了解的国家。媒体进行的大量报道与调查让人们看透了表象,穿越了长城……不论发生什么事情,中国与世界其他地方的关系全都改变了,西方再不能无视中国及其13亿人。
  “奥运外交”的成功无疑是中外交流的亮点之一。本届奥运会,有80多位各国政要聚首北京,创造了奥运史上的一个纪录。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撰文说,那么多政见不同的领导人在北京坐到了一起,其本身就是“和谐”的体现。法国《世界报》也认为,“奥运外交”让北京成为“世界外交的中心”。
  美国总统布什在接受美联社记者采访时说:“我认为奥运会为人们提供了到中国并观察中国的机会,同时也使中国人看到了世界,有机会同世界各地的人们进行交流。”
  文图均据新华社